光合细菌PS3培养参数的研究

洪敏娜, 杨莺莺, 陈永青, 李卓佳, 梁晓华, 杨铿

洪敏娜, 杨莺莺, 陈永青, 李卓佳, 梁晓华, 杨铿. 光合细菌PS3培养参数的研究[J]. 南方水产科学, 2006, 2(6): 55-58.
引用本文: 洪敏娜, 杨莺莺, 陈永青, 李卓佳, 梁晓华, 杨铿. 光合细菌PS3培养参数的研究[J]. 南方水产科学, 2006, 2(6): 55-58.
HONG Min-na, YANG Ying-ying, CHEN Yong-qing, LI Zhuo-jia, LIANG Xiao-hua, YANG Keng. The study on cultivating parameters of photosynthetic bacteria PS3[J]. South China Fisheries Science, 2006, 2(6): 55-58.
Citation: HONG Min-na, YANG Ying-ying, CHEN Yong-qing, LI Zhuo-jia, LIANG Xiao-hua, YANG Keng. The study on cultivating parameters of photosynthetic bacteria PS3[J]. South China Fisheries Science, 2006, 2(6): 55-58.

光合细菌PS3培养参数的研究

基金项目: 

广东省重大科技兴渔项目 B200201A01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专题 2004BA526B0202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洪敏娜(1980-), 女, 技术员, 从事水产微生态制剂的研究与开发。E-mail: hmn1980@163.com

    通讯作者:

    杨莺莺, E-mail: yyy402@126.com

  • 中图分类号: Q935

The study on cultivating parameters of photosynthetic bacteria PS3

  • 摘要:

    为有效提高光合细菌PS3在工厂化生产中的生物量,对其主要培养参数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所涉及的培养参数包括: 光源、光照度、溶解氧、培养基pH、盐度、接种浓度等。结果表明:PS3在厌氧条件下生长较好,而其最适接种浓度、光照度、光源、pH及盐度分别为10%、4 000 lx(钨丝灯)、6.5~7.0、5。

    Abstract:

    To promote biomass of photosynthetic bacteria PS3 in industrial production, the study on cultivating parameters of PS3 was carried out. The cultivating parameters included: light source, light intensity, dissolved oxygen, cultivating media pH, salinity and inoculative concentr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S3 was eugenic under anaerobic condition, and the optimal inoculative concentration, light intensity, pH and salinity were 10%, 4 000 lx (tungsten lamp), 6.5~7.0 and 5, respectively.

  • 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是世界水产养殖业中重要的经济物种之一。自1988年引进我国后[1],已成为我国的重要养殖虾类。凡纳滨对虾具有生长速度快、养殖密度高、耐高温低盐、蛋白质需求量低等优点,容易进行人工养殖。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黄头病毒(yellow head virus,YHV)、桃拉病毒(taura syndrome virus,TSV)、白斑综合症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等外来病毒的侵入,致使养殖虾大量死亡,使我国的凡纳滨对虾养殖产业遭受了巨大冲击[1-2]

    我国凡纳滨对虾养殖利用进口亲虾繁育种苗,然后再利用繁育的子代作亲虾。随着世代的增加,出现凡纳滨对虾种质退化、生长性状衰退等问题。于是,我国又大量进口亲虾。整个凡纳滨对虾养殖产业形成了进口、衰退,再进口、再衰退的恶性循环,不仅增加了成本和不稳定性,同时整个产业也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WICKINS[3]、LESTER[4]、MULLEY和LATTER[5-6]、JOHNS等[7]先后对凡纳滨对虾的可量性状(体长、体重等)进行了分析。刘小林等[8]测定了凡纳滨对虾体长、头胸甲长、胸宽、胸高、额剑上刺数、额剑下刺数、尾长和体重共8个性状,分析了其他7个性状对体重的影响,发现体长对体重的直接影响最大,是影响体重的最主要因素。但国内有关养殖凡纳滨对虾不同世代生长性状的变异情况尚未见报道。本研究拟对我国进口的选育凡纳滨对虾产生的不同世代样品的体长和体重生长性状进行测定,探讨其生长性状的分离和变化情况,为凡纳滨对虾的养殖、繁殖和进一步选育提供基础资料。

    7个人工养殖群体共1 150尾,分别于2005年9月至2006年4月采于广东省湛江市863亲虾培育基地(简称湛江1、湛江2、湛江3群体,样品数分别为200尾、200尾、100尾)、广东省饶平县柘林镇(饶平群体,200尾)、海南琼海(海南群体,50尾)、山东青岛(山东群体,200尾)和上海金山(上海群体,200尾)。其中海南群体为进口亲虾繁育的第一代(G1),饶平群体和山东群体为第2代(G2),湛江2和湛江3群体为第3代(G3);湛江1和上海群体为第4代(G4)。样品用95%酒精固定保存。

    测量每尾虾的体长和体重。体长用毫米刻度尺(精确到0.1 mm)测定,为尾脊末端至眼柄基部的直线距离。体重用电子天平称量(感量0.01 g),测量前先用滤纸吸干样品表面水分。计算体长、体重的平均值、方差和变异系数(CV=S/X —),并进行体长和体重的相关和回归分析(W=aLb)。

    体长、体重的平均值、范围、方差和变异系数见表 1。体长的变异系数在0.04~0.14之间,体重的变异系数在0.10~0.39之间。群体的变异系数随着繁育世代的增加而增加。7个群体中,海南群体为进口虾苗繁育的第1代,其体长和体重分布均匀,变异系数最小,分别为0.04和0.10。湛江1群体的体长和体重变异系数最大,分别为0.14和0.39。

    表  1  凡纳滨对虾7个养殖群体生长性状的变异
    Table  1.  Variation of growth traits among seven cultured stocks of Pacific white shrimp L.vannamei
    群体与世代
    stock and generation
    体长/cm  body length 体重/g  body weight
    平均(范围)
    X—(range)
    方差
    S2
    变异系数
    CV
    平均(范围)
    X—(range)
    方差
    S2
    变异系数
    CV
    海南G1  Hainan G1 14.76(13.25~15.99) 0.30 0.04 33.41(24.33~39.74) 11.74 0.10
    山东G2  Shandong G2 8.46(6.28~10.48) 0.41 0.08 5.19(1.80~9.68) 1.41 0.23
    饶平G2  Raoping G2 9.24(4.28~10.70) 0.52 0.08 6.95(3.18~11.34) 2.13 0.21
    湛江2 G3  Zhanjiang2 G3 7.75(5.13~9.36) 0.54 0.09 4.62(1.52~9.87) 1.58 0.27
    湛江3 G3  Zhanjiang3 G3 11.38(8.13~14.12) 1.72 0.12 15.03(6.00~26.96) 23.13 0.32
    湛江1 G4  Zhanjiang1 G4 5.25(3.47~6.83) 0.55 0.14 1.47(0.48~3.42) 0.33 0.39
    上海G4  Shanghai G4 7.14(4.14~9.00) 0.97 0.14 3.29(0.49~6.20) 1.43 0.36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用幂函数(W=aLb)拟合凡纳滨对虾4个世代体长与体重之间的关系,得到相关系数和回归方程(表 2)。对相关系数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不同世代,体长与体重相关极显著(P < 0.01)。将4个世代的数据综合,得到体长和体重之间的回归方程为W=0.01L2.93(W为体重,L为体长),进行相关系数检验,表现为极显著(P < 0.01)。

    表  2  凡纳滨对虾体长与体重的相关关系
    Table  2.  Correlation between body length and body weight of Pacific white shrimp L.vannamei
    世代
    generation
    相关系数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回归方程
    regression equation
    G1 0.84 W=0.06L2.37R2=0.70
    G2 0.87 W=0.03L2.50R2=0.76
    G3 0.99 W=0.01L2.99R2=0.98
    G4 0.95 W=0.02L2.59R2=0.91
    总计 total 0.98 W=0.01L2.93R2=0.96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美国选育的凡纳滨对虾亲虾和池塘商业养殖虾的体重变异系数分别为9.9%和9.0%[10],对虾规格十分整齐。我国进口的亲虾繁育的第一代苗养殖的商品虾的体重变异系数为10%左右,与美国的一致,但随着繁育世代的增加,每繁殖一代,体重的变异系数增加10%左右,体长的变异系数也逐代增加,表明凡纳滨对虾生长规格越来越不整齐,大小相差悬殊。生长性状的这种退化,可能是由于不同亲虾来源于不同家系,遗传差异较大,交配繁育的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生长性状的变异系数随之增加。变异系数的增大反映了凡纳滨对虾体重和体长分布不均,表明随着世代的增加,凡纳滨对虾种质发生一定程度的退化。而且随着世代的增加,生长速度变慢[2]。我们在采样过程中养殖户普遍反映,第1、2代虾苗生长快,抗病力强,第3代及以后的虾苗生长慢,病害多。因此,在进行遗传选育时建议使用不同来源的第一代亲虾,最好用原产地的野生亲虾。

    许多学者[11-13]认为幂函数公式W=aLb较能准确地反映对虾的体长、体重关系。此公式由von Bertalanffy生长模型演变而来,广泛用于甲壳类[14]。公式中W代表体重,L代表体长。a为体长与体重之间的系数,b表示瞬时相对体重增长率与相对体长增长率之比[15];在鱼类方面,有学者[14]认为b表示鱼体重增加系数与体长增加系数之比。本研究利用幂函数模型,对凡纳滨对虾不同世代体重和体长指标建立回归方程,发现体长和体重的关系可以用幂函数较好地反映,体长与体重相关极显著,与李卓佳等[16]的结果一致。

  • 图  1   不同光源及光照度对PS3生长的影响

    Figure  1.   Effects of different lamp-house and luminosity on the growth of PS3

    图  2   溶解氧对PS3生长的影响

    Figure  2.   Effect of different dissolve oxygen on the growth of PS3

    图  3   不同培养基pH对PS3生长的影响

    Figure  3.   Effect of different pH on the growth of PS3

    图  4   不同盐度对PS3生长的影响

    Figure  4.   Effect of different salinity on the growth of PS3

    图  5   不同接种浓度对PS3生长的影响

    Figure  5.   Effect of different initial bacteria quantity on the growth of PS3

  • [1]

    HOLT J G, KRIEG N R. Bergey's manual of systematic bacteriology[M]. 9th ed. Baltimore London: Williams &Wilkins Co, 1994: 353-376.

    [2] 朱励华, 韩茵, 陈勃, 等. 光合细菌的培养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J]. 江西水产科技, 1996(4): 21-25.
    [3] 徐良梅, 腾小华. 光合细菌的基本特性及水产养殖上的应用[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5, 36(2): 230-234. doi: 10.3969/j.issn.1005-9369.2005.02.024
    [4] 倪黎纲, 王志鹏, 罗方妮, 等. 氧、光照时间、pH等理化因子影响光合细菌生长的研究[J]. 内陆水产, 2004(3): 41-426. doi: 10.3969/j.issn.1674-9049.2004.03.034
    [5] 王立超. 温度、光照和pH相互关系及其对光合细菌生长的影响[J]. 齐鲁渔业, 1997, 14(5): 43-45. https://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Ch9QZXJpb2RpY2FsQ0hJTmV3UzIwMjQxMTA1MTcxMzA0Eg5RSzE5OTcwMDI5NTgyNxoIMTZnNmE4NHg%3D
图(5)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5080
  • HTML全文浏览量:  170
  • PDF下载量:  3305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06-07-02
  • 修回日期:  2006-08-16
  • 刊出日期:  2006-12-19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